近日,由牛牛扑克 陶晓华教授担任总主编的“重大疾病中医古籍病脉证并治研究丛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丛书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知识元理论与临床需求深度融合的中医古籍整理及专题文献研究(2019YFC1709200)”,精心遴选600种中医古籍,进行系统性专题文献研究,为脑卒中、心力衰竭、糖尿病等现代重大疾病的诊疗与防治提供切实可行的古典智慧与方案,是中医古籍整理与当代临床需求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成果。
传承仲景精髓,创新研究范式
该丛书包括《脑卒中中医古籍病脉证并治研究》《心力衰竭中医古籍病脉证并治研究》以及《糖尿病中医古籍病脉证并治研究》。其研究特色在于采用了“病脉证并治”这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独特的临床诊疗模式,该模式的科学内涵“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临床诊疗过程的高度概括,完整涵盖了从辨病、平脉、析证到定治、预后的动态过程,体现中医临床诊疗决策的逻辑性与系统性,是中医个体化诊疗的精髓。
体例科学严谨,内容纵横贯通
为确保研究成果既尊重历史原貌又贴合临床实用,丛书在专著体例上进行了精心设计。每部专著主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上篇重在“溯源”,锚定现代重大疾病,以时代为纵轴,按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近代五大历史时期,概述疾病相关中医古籍记载的源流,并以医家或专著为单元,连贯呈现其辨治学术思想,为读者勾勒出清晰的疾病理论与诊疗的历史发展脉络。
中篇着力“集成”,打破年代与古籍界限,以“病脉证并治”的临床诊疗逻辑为横轴,对古籍中分散的重大疾病诊疗经验进行体系化重组,整合为病名、病因、病位、鉴别、脉证(主证、兼证等)、治则、治法、方剂、药物、针灸、预防与调护共12个核心要素,模拟临证思维过程。
下篇侧重“临证”,聚焦古代医案这一古籍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连接载体,按照“病脉证并治”的诊疗思路,条理清晰地解析古人的重大疾病临证经验,并将其转化为可指导现代临床的实用案例。
推动传承创新,提升诊疗水平
“重大疾病中医古籍病脉证并治研究丛书”的出版,不仅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套权威、系统、实用的重大疾病中医古籍指导书,更极大地促进了中医经典理论的活态传承与现代临床需求的精准对接。它通过对古籍知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传承中医智慧,提升中医药防治现代重大疾病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牛牛扑克
撰稿:侯鉴宸 审稿:汤阳